找到相关内容17885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九七七年,六十一团那场大火

    1983年,高中毕业的仇茹萍被分配到当时的团部商店作了一名售货员。也正是在那个时候,仇茹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——也是孤儿的王兰新。 “当时的感觉是,他能照顾我一辈子,因为我们都是孤儿。”仇茹萍...

    记者

    |无常|火灾|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0105283272.html
  • 死亡的艺术——慧律法师

    的弘法纪录。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。多数的人忌讳谈死,殊不知“人生自古谁无死”,死亡岂是逃避或所谓的“看开”就能解决的。对于迟早都将面临的事实,早一点认识并作充分的准备,只会有好处;如此一来,将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85783377.html
  • 正果法师事略

    对别人说,师父说了,不要收骨灰,不耍发讣告,更不要开追悼会。”“没有意思的,还会惹些麻烦来。你看巨赞法师圆寂,来了十几个亲属,有些根本还不认识,车费等等还要给他们报销,有的想借此机会来京游玩。你看这有...

    圆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50983496.html
  • 以罗汉像为例来谈五代之后中国佛画发展之流变

    中国古代绘画的功能作用大体不出两类,即实用和审美。在实用功能中,又包括了认识功能和教化功能;而审美功能和实用相区别,主要起到“怡情”“达情”之功效,陶冶心性,提高品位。而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,实用和审美这...

    龚明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0551083724.html
  • 三阶教寺塔窟溯踪——以隋唐长安为中心

    三阶教寺塔窟溯踪——以隋唐长安为中心  张总  [内容提要]三阶教是中国隋唐佛教宗派中湮灭的一支, 自敦煌遗书发现後由日本学者探源而明其概貌:近年囚重要新材料如陕西淳化金川湾三阶敬刻经窟的发现,启发了重视寺院、石窟、塔址、碑记的研考视角,本文即从史迹画记所载两京寺迹、终南百塔及昭陵、法门碑塔记铭进行考察,归纳古长安及周边寺;,塔、窟三区的特徵,以深化对三阶敬宗风之认识:关键词:三阶夺、三...

    张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24383799.html
  • 法门龙象,改革先驱——谨以此文纪念巨赞法师逝世十三周年

    认识与正信,以破除迷信。封建的组织与迷信的愚昧既已毁弃,佛教革命的本质,才能完全流露。对于争取佛教信众参加革命队伍,不是没有帮助的。   改革佛教教务,整理僧伽制度,这是巨法师的夙愿。对此,赵朴初...

    朱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521384121.html
  •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(三) 火化超度等问题

    离开认识当作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,并把它理解为“嘎来布”(肉体)的消失和“罗罕”(精神)的升华,是人生的复命归真,而不是生命的终结。他们把去世叫“无常”或“毛提”,或“归真”。“毛提”是波斯语,就是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南怀瑾|临终|超度|中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5154884165.html
  • 《文心雕龙》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

    终极关怀意义上的追问。刘勰思考文学问题并没有就事论事,而是从文学上升至总体性的大文化范畴高度来认识,这不能不说表现了他深刻的人文忧思。《文心雕龙。的博大精深,最重要的体现在这种人文忧思与人文情怀上面,...

    袁济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374984203.html
  • 十三世达赖对“坚塞”的扶植及“坚塞”在施政过程中的作用

     达赖经历两次抗英战争,并刻骨铭心地品尝了战败的苦果,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。两次的流亡生涯使他接触到外面的世界,相比之下更清楚地了解到西藏的落后状况。清政府的妥协政策以及在抗英战争中的无所作为使他...

    达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3484364.html
  • 众生平等与正法治化

    认识、受用的世界也是由“心”所造 24 ,与其生命和感知息息相关,是一个反映在众生经验中的世界。看似坚牢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及制度,其实是众生“心”所感至,不具有绝对的必然性,是可变的。所以,达到平等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44584390.html